2014年5月6日 星期二

〈2 教學品〉

 

〈教學品〉第二

(七)昔佛在舍衛國祇樹精舍。佛告諸比丘:「當勤修道除棄陰蓋,心明神定可免眾苦。」有一比丘志不明達,飽食入室,閉房靜眠,愛身快意,不觀非常,冥冥懈怠,無復晝夜,却後七日,其命將終。佛愍傷之,懼墮惡道,即入其室,彈指覺曰:

「1. 咄起何為寐?螉螺蜯蠹類,隱蔽以不淨,迷惑計為身。(1)

2. 焉有被斫瘡,心如嬰疾痛,遘于眾厄難,而反為用眠?[1] (2)

3. 思而不放逸,為仁學仁迹,[2] 從是無有憂,常念自滅意。(3)

4. 正見學務增,是為世間明,所生福千倍,終不墮惡道。(4)」

比丘聞偈即便驚寤,見佛親誨,加敬悚息,即起稽首為佛作禮。佛告比丘:「汝寧自識本宿命不?」比丘對曰:「陰蓋所覆,實不自識也。」佛告比丘:「昔維衛佛時,汝曾出家,貪身利養,不念經戒,飽食却眠,不念非常,命終魂神生螉蟲中,積五萬歲。壽盡復為螺蜯之蟲、樹中蠹蟲,各五萬歲。此四品蟲生長冥中,貪身愛命,樂處幽隱,以冥為家,不憙光明,一眠之時百歲乃覺,纏綿罪網不求出要。今始罪畢,得為沙門,如何睡眠不知厭足?」於是比丘重聞宿緣,慚怖自責,五蓋雲除,即得羅漢道。[3]

(八)昔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,與諸天人四輩說法。時有一年少比丘,為人頑愚質直踈野,未解道要,情意興盛,思想於欲,陽氣隆盛不能自制,以此為惱不獲度世。坐自思惟:「有根斷者,然後清淨,可得道迹。」即至檀越家,從之借斧,還房閉戶,脫去衣服,坐木板上,欲自斫陰。「正坐此陰,令我勤苦,經歷生死無央數劫,三塗六趣皆由色欲,不斷此者無緣得道。」佛知其意愚癡乃爾,道從制心,心是根源,不知當死自害,墮罪長受苦痛。於是世尊往入其房,即問比丘:「欲作何等?」放斧著衣,禮佛自陳:「學道日久,未解法門,每坐禪定垂當得道,為欲所蓋,陽氣隆盛,意惑自冥,[4] 不覺天地。諦自責念,事皆由此,是以借斧欲斷制之。」佛告比丘:「卿何愚癡不解道理?欲求道者先斷其癡,然後制心,心者善惡之根源。欲斷根者,先制其心,心定意解,然後得道。」

於是世尊即說偈言:

「5. 學先斷母,率君二臣,廢諸營從,是上道人。(12)」

佛告比丘:「十二因緣以癡為本,癡者眾罪之源。智者眾行之本,先當斷癡,然後意定。」佛說是已,比丘慚愧即自責言:「我為愚癡迷惑來久,不解古典使如此耳,今佛所說甚為妙哉!」內思正定,安般守意,制心伏情,杜閉諸欲,即得定意,在於佛前,逮得應真。

(九)昔佛在羅閱祇國靈鷲山中,為諸天人、國王、大臣說甘露法。有一比丘剛猛勇健,佛知其意,遣至山後鬼神谷中,令樹下坐數息求定,知息長短安般守意,斷求滅苦,可得泥洹。比丘受教往至谷中,端坐定意,[5]但聞山中鬼神語聲,不見其形,但有音聲,悚息怖懼,不能自寧,意欲悔還。即自念言:「居家大富宗族,又強出家學道,獨見安處鬼神深山,既無伴侶,又無行人,但有諸鬼數來怖人。」思惟如是,未去之間,於是世尊往到其邊,坐一樹下而問之曰:「汝獨在此將無怖懼耶?」比丘稽首白言:「初未曾入山,在此實憂。」須臾之間有一野象王來在邊,倚樹而臥,[6] 心獨歡喜,遠離諸象,一何快哉?」佛知象意告比丘曰:「汝寧知是象所由來不?」對曰:「不審。」佛告比丘:「此象眷屬大小五百餘頭,厭患小象,捨來至此,倚樹而臥,自念得離恩愛牢獄,一何快哉?象是畜生猶思閑靜,況汝捨家欲求度世,方以獨自欲求伴侶?愚冥伴侶多所傷敗,獨住無對亦無謀議,寧獨修道不用愚伴。」

於是世尊即說偈言:

「6. 學無朋類,不得善友,寧獨守善,不與愚偕。(13)

7. 樂戒學行,奚用伴為?獨善無憂,如空野象。(14)」

佛說是時,比丘意解,內思聖教即得應真;谷中鬼神亦皆開解,[7] 為佛弟子受誓誡勅,不復侵民。佛與比丘共還精舍。

法句譬喻經〈護戒品〉第二

(十)昔佛在舍衛國祇洹精舍,為諸天人宣演經法。時羅閱祇國有二新學比丘,欲往見佛。二國中間曠無人民,于時旱熱泉水枯竭,二人飢渴,熱暍呼吸,[8]故泉之中有升餘水,而有細蟲不可得飲。二人相對曰:「故從遠來,欲望見佛,不圖今日沒命於此也。」一人言:「且當飲水,以濟吾命,進前見佛,焉知其餘也。」一人答曰:「佛之明戒,仁慈為首,殘生自活,見佛無益;寧守戒而死,不犯戒而生也。」一人即起,極意快飲,於是進路。一人不飲,遂致殞命,即生第二忉利天上,思惟自省,即識宿命持戒不犯,今來生此。信哉福報,其不遠矣。即持香華,下到佛所,為佛作禮,却住一面。其飲水者道路疲頓,經日乃達,見佛神德至尊巍巍,稽首禮畢涕泣自陳:「我伴一人於彼命終,感其不達,願佛知之。」佛言:「吾已明矣。」佛以手指曰:「今此天人則汝伴也,全戒生天又先至矣。」於是世尊披胸示之。「汝觀我形,不奉我戒,雖云見我,我不見汝也;去我萬里奉行經戒,此人則為在我目前。」

於是世尊即說偈言:

「8. 學而多聞,持戒不失,兩世見譽,所願者得。(23)

9. 學而寡聞,持戒不完,兩世受痛,喪其本願。(24)

10. 夫學有二,常親多聞,安諦解義,雖困不邪。(25)」

於是比丘聞偈慚怖,稽首悔過,嘿思所行。天人聞偈,心意欣悅,逮得法眼,天人眾會莫不奉行。」(CBETA, T04, no. 211, p. 577, a14-p. 578, b4)


[1] 「心如嬰疾痛」,「宋元明藏」與《磧砂藏》作「心而嬰疾痛」,《大正藏》與《高麗藏》作「心如嬰病痛」。《法句經》卷1〈2 教學品〉:「心如嬰疾痛」(CBETA, T04, no. 210, p. 559, b17)。

[2] 「為仁學仁迹」,「宋元明藏」與《磧砂藏》作「為人學仁迹」。《大正藏》與《高麗藏》作「為仁學仁迹」。《法句經》卷1〈2 教學品〉:「為仁學仁迹」(CBETA, T04, no. 210, p. 559, b19)。

[3] 「羅漢道」,《大正藏》與《高麗藏》作「羅漢」,「宋元明藏」與《磧砂藏》作「羅漢道」。

[4] 「意惑自冥」,《大正藏》與《高麗藏》作「意惑目冥」,「宋元明藏」與《磧砂藏》作「意惑自冥」。

[5] 「端坐定意」,《大正藏》與《高麗藏》作「欲坐定意」,「宋元明藏」與《磧砂藏》作「端坐定意」。

[6] 「倚樹而臥」,《大正藏》與《高麗藏》作「倚一樹臥」,「宋元明藏」與《磧砂藏》作「意惑自冥」。

[7] 「開解」,《大正藏》與《高麗藏》作「聞解」,「宋元明藏」與《磧砂藏》作「開解」。

[8] 「暍」,字義為「中暑」。「呼吸」,「聖語藏」作「吁哈」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